找到相关内容275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现量观的变迁

    现量观的变迁  刚晓  序  在古印度,各家学派都有自己的量说,所提出的“量”,林林总总、蔚为大观,我们把各家的量总括一下,约有十种:现量[1]、比量、圣教量、譬喻量、义准量、无体量、世传量、姿态量、外除量、内包量等。现量是由直接认识而获得正确知识。比量是正确推理。圣教量是圣者所说的。譬喻量是通过譬喻而得知,常用的例子是“如不识野牛,言似家牛,方以喻显故。”(大正藏44册页0095中栏)义准量即...

    刚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11238723.html
  • 大藏经及其变迁

      佛教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文献,这些文献统称之为一切经、大藏经和三藏等等。藏有"箧藏"的意思,它分为经(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律(为僧侣和教徒所制定的行为规则)、论(对教理的阐述,论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43566418.html
  • 伽蓝殿主尊的变迁

      在大雄宝殿的东配殿一般是伽蓝殿,伽蓝殿中供奉的神灵就是伽蓝殿的主尊。我在《伽蓝殿的由来》已说,伽蓝殿是纪念波斯匿王,祗多太子和须达多长者而建,故而以后寺院的伽蓝殿主要是供奉这三个人,以波...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321388948.html
  • 五台山佛寺建筑变迁

    五台山佛寺建筑变迁考  五台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以文殊菩萨道场所在地而闻名。历代经营之下,佛寺建筑兴盛。现存唐代建筑2处,金代建筑3处,元代建筑2处及大量明清建筑。与其他佛教名山不同的是,在五台山,青庙与黄庙并存,是汉、蒙、藏人民共同的佛教圣地。这种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给五台山带来了哪些影响?带着这些疑问,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现试做说明:   初创与发展  五台山是文殊信仰之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5270553.html
  • 一个寺庙的制度变迁

    的传统集中于对中国文化的解读。事实上,中国研究的理论工具倘若被用来分析寺庙或道观中的制度变迁,无论对于我们理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国的信仰体系还是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关系,都是有益的。谢和耐对古代寺院经济...的制度变迁尚未引起学界的关注。  笔者同十几位同学于1997年夏天在江南某省的一座著名寺庙进行了田野调查,通过深入访谈、阅读文献和观察的方法,考察了该寺自1949年以来的制度与文化变迁。本文是对该寺...

    吴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0541367.html
  • 有关阿赖耶识语义的变迁

    有关阿赖耶识语义的变迁  圆光佛学研究所、华严专宗佛学研究所  陈一标  圆光佛学学报  第四期(1999.12)  页75-106  -------------------------------...肯定有潜在的阿赖耶识存在,是瑜伽行派思想的特色之一。本文尝试从语源学的角度,探讨阿赖耶识语义的变迁,藉此形构阿赖耶识说发展的轨迹。  《阿含经》中已有“阿赖耶”一词,意义专重心理学上的贪爱、执著,...

    陈一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752378.html
  • 唐以前慧远形象的变迁

    唐以前慧远形象的变迁   ---- 韩 升(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  提 要   慧远是江南佛教走向兴盛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从东晋到唐朝,南北文化从各自发展走向统一,慧远在南方的佛教活动及其思想如何被北方社会所接受,并获得尊敬,对于他在中国佛教史上崇高地位的确立,至关重要。   关键词 慧远 佛教 江南 庐山 形象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从艰涩难懂的宗教哲学、异国之说,到迅速融入中国社会...

    韩 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1949791.html
  • 论文化变迁之由来

    论文化变迁之由来  C.Dawson著 刘家驹 译  经过百多年来的历史观察和考古学之研究,对过去历史记录和资料之批判与重整,使我们对过去历史知识有了新的综合,这端赖学者们在历史学与考古学方面努力所得的成果。诚然,对过去没有认识,对现在就感到茫然;对整体没有了解,对部份亦残缺不全。但在前一世代里,这论点是很难令人相信的。那时,人们所致力于历史的研究,专注重几个人物和几段时期,像古典希腊和...

    C.Dawson著 刘家驹 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31166328.html
  • 中国雕塑艺术审美的变迁

      中国雕塑艺术审美的变迁  崔 陇 鹏   [内容提要]中国雕塑艺术经历了原始社会的“纯朴美”;商周的“狞厉美”;秦汉的“豪壮美”;魏晋南北朝的“悲慨美”;唐朝的 “雄浑美”;宋代的“清秀美”及明清的“精致美”等一系列的发展过程。在其审美的变迁中,又反映出了佛教文化对中国雕塑的影响。 .[关键词] 审美变迁 色彩变迁 佛教文化 中国雕塑,展现出了中国从古到今审美意识的变迁。随着时代的...

    崔 陇 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2750494.html
  • 宗教变迁及其社会场域

    宗教变迁及其社会场域  李向平  伴随着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及其社会变迁的深化,宗教的作用已经日益取得了一种社会形式,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民间的严重关注。宗教现状的变动及其宗教组织、宗教行为等等问题,或与当代中国社会的改革与变迁相关,或与宗教传统的转型紧密联系,均在不同层面上体现了一些新的时代特征与社会形式,并在相当程度上已经成为国内社会进步乃至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及其...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0971327.html